|
第十六章 闻名全球的公债大户 ◆盖瑞·贝弗德◆
许多年来,我一直听说可BLH是期货市场,尤其是全球最大的期货市场棗债券市场的主力大户,我起初还以为BLH是一家大公司的名称,可是在我寻访全球最高明的交易员之 后,我才知道BLH指的是盖瑞·贝弗德。
盖瑞·贝弗德是谁?他哪来那么多资本,在以法人机构为主力的华尔街公债期货市场进出?贝弗德是在25年前,以1000美元的资金开始从事交易。最初,他因为受限于资金规模,只从事玉米期货交易,最后他终于创造成一笔令人惊羡的财富。他是如何办到的?贝弗德并不相信分散投资。他的交易哲学是:挑选一个投资项目,然而全力钻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在他的交易生涯中,黄豆及相关的谷物市场,是他交易的重心。
掌握行情·一举成名</P>
虽然贝弗德从一开始,就希望能成为一位全职的交易员,可是由于资本规模太小,因此在早期他只能做一个兼职的交易员,靠在一家小经纪公司担任职员来糊口。他当时面对的問題是:如何从一个欠缺资金的兼职交易员变成一个具有充裕资金的专业交易员。然而贝弗德希望成为专业交易员的强烈欲望,使他勇于承担较大的风险,筹措自己所需的资金。
到了1965年,贝弗德的资金已经从1000美元成长到1万美元。当年,贝弗德根据自己对黄豆市场的了解,以及他的农业经济教授汤玛士·海欧纳莫斯(Thomas Hieronymus)的意见,判断黄豆价格将会上扬。
于是他弧注一掷,用所有的资金买进20口黄豆合约。他想,如果黄豆价格下跌时,他就血本无归了。起初,黄豆价格真的跌了,使贝弗德濒临破产边缘。不过,贝弗德咬紧牙关,硬撑下去,最后终于等到黄豆价格翻升。当贝弗德卖出这20口合约时,他的资产便增加了一倍。贝弗德单单靠这一笔交易,就向全职交易员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从此以后,贝弗德的交易一帆风顺。到了1980年代初期,他的交易规模已经到达美國政府规定的黄豆与谷物投机部位的上限。这项因素,再加上1983年时一笔非常糟糕的黄豆交易,促使贝弗德将交易重心转移到当时还没有投机部位上限规定的公债期货市场。(后来公债期货市场也实施投机部位上限制定,最高不得超过一万口合约,而黄豆期货市场的投机部位上限则为600口。)
对贝弗德来说,1983年在黄豆市场惨遭滑铁卢,是其交易生涯的转折点。但也因此正好赶上在公债期货行情跌到谷底的时候进入这个市场,并持有大量多头部位。1984年到1986年初,公债期货行情持续上扬,而贝弗德由于长期做多,因此一举成名,不但达到了成为全职交易员的目标,也成为公债期货市场中,少数几位能与法人机构平起平坐的交易员之一。
诚实勤奋·热爱家园
尽管贝弗德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债券交易员之一,可是他却一再拒绝成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场内交易员,因为这意味他必须离开所热爱的家乡,以及放弃他所珍惜的生活方式。贝弗德给人的印象,是典型美國小镇市民:诚实、勤奋、热爱家园与乡里。贝弗德目前的生活目标之一,即是以交易所赚得财富回馈里。
贝弗德在他宽敞、舒适的办公室接受我的采访。他的办公桌有十部报价机围绕,然而我在访问他的那天下午,他却很少去注意终端机的萤幕。
贝弗德是属于幽默寡言型的人,他不愿多谈他的交易方面的成就,以免予人炫溜或吹嘘的感觉。由于生性保守,因此即使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题,他也会尽量回避。例如我曾问他某一笔失败交易的经过情形,他却要求我先关掉录音机。我无法理解他为什么会以如此谨慎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問題,而他的回答更是令我惊讶。
原来该笔交易失败的原因,不只是在于交易本身有理疵,还牵涉到其他因素,其中包括当时身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董事。而他必须经常往来于芝加哥与其家乡之间,很显然地,他似乎不愿让别人把该笔交易的失败责任归给他。
贝弗德寡言、保守且内向的个性,使我的采访工作备感艰难。事实上,这是我唯一一次問題比答案长的采访。我曾经考虑把本次访问的内容剔除,然而由于贝弗德的故事确实有其价值,我又舍不得如此做。因此,我采取折衷方案,撷取采访的精华摘录于本书中。
问:你从事交易与分析市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