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隔壁《国风美少年》的节目现在有没有自惭形秽? 所有的形式主义国风都不是真正的中国风,所谓祖宗的智慧是来自于他们锲而不舍的风骨。而这些风骨在一些文物古迹之上随处可寻,记录着风尘。哪怕历史的年轮终究碾碎了形,神魂却依然得以永世传承,这才是国风的匠心。 央视爸爸再一次出来现身说法,什么叫做神级节目。 不知道第一季的《国家宝藏》有多少人是跪着看完的,起码我是全程连站立的想法都不敢有。 我仿佛是一个极其无知的人,对这些宝藏的前世今生一知半解。 开场的音乐灯光舞台效果震撼人心。IMAX银幕的LED主屏幕,9根不断变换位置的透明冰柱,再辅以灯光投影等,这种舞台效果在以前的国宝类节目中可谓少见。同时,节目的形式不再拘泥于单纯讲解或者展示,而是有在演播室录制的环节,有拍摄的文物纪录片,还有演员们演绎的小剧场。 第二季《国家宝藏》依然延续了这种形式,不变的001号讲解员张国立。 第一期最让人震撼的当属李白唯一传世真迹,《上阳台帖》。 李白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们通过他的诗歌了解他的生平,去窥探他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愤懑,又和他感同身受过盛唐的万般瑰丽。这个“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在每个人心中都活成了不同的样子。 当初《妖猫传》里一个蓄着八字胡、身形有点微胖的李白让众多李白迷妹叫苦不迭。 因为不少迷妹心中的李白必须拥有一张俊美的脸庞才能配得上他能文能武的绝世才气。 比如这样: 曾经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觉得被天神抚摸过脑袋的李白一定要好看才得以配得上被称为天神下凡。太庸俗了,太肤浅了,李白留给我们的瑰宝足够让他被世人瞻仰万年,何惧长成什么模样。 《上阳台帖》真迹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配合上翟天临浑然天成的表演,将李白酒后肆意的张狂、英雄没落的愤懑都演绎地淋漓尽致。 另外一位艺术家濮存昕也为我们带来了另一种风格的李白。李白从来不会拘泥于一种长相,一种神态,年轻的时候壮志凌云,年老的时候依然豪气万丈但混杂了一些世事无常的无奈,唯独过尽千帆的人才能读懂李白诗歌中的心境。 还有李白的头号小迷弟杜甫,一生见过李白不过三次,但是却对他魂牵梦萦,前后写了15首诗送给他最敬爱的李太白。如果李白有全球后援会,那杜甫绝对是忠实的脑残粉,或许两个人做梦都没有想到,他们两个共同绘制出了一副唐朝的悠久画卷。 他们不再是课本冷冰冰的诗歌作者,也不再是令人头疼的【背诵全文】,他们如此可爱,如此让人敬爱。 还有一个国宝叫做【样式雷建筑烫样】,所谓“样式雷”便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雷家这个强大的家族几乎担任了所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清代建筑的设计,像圆明园、颐和园、天坛、太庙、十三陵等。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一直不曾拥有姓名,甚至被人误解中国建筑没有设计,没有理念,是胡乱打造。王其亨老先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超过四十年,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古代建筑的研究,整理的样式雷图档也已有上万件,他想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古代建筑秉承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是世界建筑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国家宝藏的尊严亦是我们国人的尊严,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仆后继做着别人不能理解的工作,日以继夜地对着陈旧的资料反复研读。宝藏或许会被腐蚀,但风骨能够永久地赋予宝藏之上,让人此生不悔入华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