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勘误害夫胡簋文字密码补上周武王晚年患病祀天封赏周公旦于鲁的历史缺环图
破译勘误害夫胡簋文字密码 补上周武王晚年患病祀天封赏周公旦于鲁的历史缺环图卧马先生··李敦彦 近日收看2023 2 26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兴山(南阳人)做客《考古公开课》周原遗址的《膴膴周原》节目,看到雷教授人云亦云的讲完《毛公鼎》《朕匜》又讲了《害夫“胡簋”》,再次想起多年未解的《胡簋》决定认真研究研究。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b4ebba9702ac65c6705667bcbf0b21d/6c49ab1fbe096b6307ed399949338744eaf8ac17.jpg?tbpicau=2023-10-15-05_8ee943800e885a2f54321e7d15ce6782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兴山(南阳人)做客《考古公开课》链接:http://tv.cctv.com/2023/02/26/VIDEmQv446iJXULVdZstWaoh230226.shtml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02b64286a2eb938ec6d7afae56085fe/d671938065380cd785efc524e444ad3458828111.jpg?tbpicau=2023-10-15-05_10874495ba716e9bb4721e639d67cade宝鸡青铜博物院 胡簋http://bjqtm.com/dzzp/qtq/2021-02-24/431.html《陕西日报》簋中之王——胡簋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202/10/content_776252.html 胡簋,是目前存世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称“簋王”。自1978年5月5日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齐家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以来,报刊媒体考古专家均将铸有124字铭文中多次使用的[害+夫]的字隶定为“胡”字,将其考古鉴定为以周厉王为名的胡簋,断代为周厉王十二年西周晚期青铜器断代的标准器。 近年来,在系统研究《毛公鼎》《大盂鼎》《大克鼎》《天亡簋》《禽簋》《朕匜》《虢季子白盘》《散氏盘》《献簋》《琱生尊》《何尊》、系列《逨器、颂器、裘卫四器》等宝鸡窖藏青铜器时,曾专门研究过[害夫]“胡簋”,很遗憾一直没在胡簋中找到考古专家将[害+夫]的字鉴定为“胡”字的甲骨文金文隶篆汉字演变依据,因为查不到[害+夫]的字是什么字,所以也一直未予深究。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de93999493387449cc52f74610dd937/910cc88fa0ec08fa8af0746e1cee3d6d54fbda13.jpg?tbpicau=2023-10-15-05_751b50ea22c1c6e92d9295bb1a6a2c8a 岐山官网:http://www.qishan.gov.cn/art/2022/6/14/art_8485_1516373.html [害夫]簋考古专家译文:王曰:“有(舊)余隹(雖)小子, 余亡康晝夜, 坙(經)雝(擁)先王,用配皇天。簧(橫)黹(致)朕心,墜(施)于四方.肆余以[飫](義)士獻民,爯(稱)盩先王宗室。”[害夫](胡)乍(作)將〈从鼎〉寶簋,用康惠朕皇文剌(烈)且(祖)考,其各(格)歬(前)文人,其瀕才(在)帝廷陟降, □(緟)貈(愙)皇帝大魯令(命),用[素令](令)保我家、朕立(位)、[害夫](胡)身.阤阤降余多福,憲(宣)□(導)宇(訏)慕(谟)遠猷。[害夫](胡)其萬年,將〈从鼎〉實朕多禦,用賁(祈)壽,匃永令(命),畯才(在)立(位),乍疐才(在)下。隹(唯)王十又二祀。 考古专家解读《胡簋》为周原厉王为祭祀先王而自作的一篇祝词。大意是“我虽不才,却时刻不敢贪图安逸。我遵从先祖古训,践行皇天帝王之道,尽力成为称职的君主,施惠于四方。我起用贤达开明之士,继承先王大业。现在我特意制作这件吉金宝簋,用以祭告伟大而显赫的诸位祖先,以及那些有文德的先贤。先贤们经常往来于天庭,希望你们恪守皇天旨意,以好好保佑姬周王室以及我的王位、身体。希望先祖给我们赐福,教导我们图谋伟业的智慧。我将永远虔诚祭祀,用来祈求长寿永命。希望我能够永久在位,成为人间砥柱”。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25fdeadd1eef01f4d1418cdd0fc99e0/c5c325d98d1001e91fd173c6fd0e7bec55e7971d.jpg?tbpicau=2023-10-15-05_f35d3fda427101b29ee3057318acdce7“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害夫簋”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253734075012401&wfr=spider&for=pc 宝鸡青铜博物院《胡簋》译文:王曰:有余惟小子,余亡康晝〃夜,经拥先王,用配皇天,簧〃黹朕心,施于四方。肆余以〃士獻民,爯盩先王宗室,〃害夫作肆彝寶簋,用康惠朕〃皇文烈祖考,其格前文人,〃其瀕在帝廷陟降,申固皇〃帝大魯命,用令保我家、朕〃位、害夫身,阤阤降余多福,憲烝〃宇慕遠猷,害夫其萬年肆,实〃朕多御,用祷寿匃永命,畯〃在位,作疐在下,惟王十又二祀。 认真研究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害夫]“胡簋”铭文,震惊的发现考古专家及宝鸡青铜博物院的胡簋译文大量出现与铭文文字笔画严重不符的译文和一字多译之释。宝鸡青铜博物院的胡簋译文,硬是照葫芦画瓢的自造了(害+夫)、(飠+匕+矢)、莫名其妙的将明明读剌là的字译为烈字,将孙字一分为二译为小子,把黹zhǐ字译为“致”字、把“墜”字译为“施”字、将各译为格、将瀕bīn译为頻pín、将令译为命、将華译为祷等与铭文不符的译解。考古专家的胡簋译文更是五花八门,(舊)余、隹(雖)、孙(小子)、坙(經)、雝(擁)、簧(橫)、黹(致)、墜(施)、[飫](義)、爯(稱)、[害夫](胡)、乍(作)、將〈从鼎〉、剌(烈)、且(祖)、各(格)、歬(前)、才(在)、□(緟)、貈(愙)、令(命)、[素令](令)、立(位)、[害夫](胡)、憲(宣)、□(導)、宇(訏)、慕(谟)、[害夫](胡)、將〈从鼎〉、賁(祈)、令(命)、才(在)、立(位)、乍、才(在)、隹(唯)等38字模棱两可的译释之外,《胡簋》的句读标点也存在明显严重严断句不当问题?研究发现实为123字的[害夫]“胡簋”铭文存在鼎名、人物、断代、历史、大量译文与铭文不符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经过半月的细致甄别深入研究,终于破译勘误[害夫]“胡簋”的文字密码,震惊的发现45年来考古专家所鉴定的[害夫]“胡簋”为西周晚期周厉王时代青铜器的断代完全是张冠李戴整整错了十代周王,实为西周早期周武王时代的青铜重器。[害夫]“胡簋”铭文,详细记载了周武王晚年罹患重病生死亡康在昼夜之间,叛贼四起,为大周江山后继乏人社稷安危堪忧,在大周江山危亡之际周武王毅然决定,选拔既士贤达胞弟周公旦力挽狂澜,令用封于大魯的胞弟摄政辅佐幼王,繛保大周江山的西周早期极为珍贵的文献史料,填补上周武王晚年患病封赏周公旦大鲁令等缺乏文物文字记载的重大历史缺环。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9d1d9104b9039245a1b5e107b796a4a8/e484ff1ea8d3fd1f1fe7c5f3754e251f94ca5f18.jpg?tbpicau=2023-10-15-05_9404a188022e20f0a8adea83beeb0405 2023卧马先生勘误[害夫]胡簋铭译文:王曰:有余惟孙,余亡康晝夜。坙雝先王,用配皇天。簧黹朕心,墜于四方肆。余以既士獻,民爯盩先王。宗室害作鼎彝寶簋,用康惠朕。皇文剌祖,考其各歬文人,其瀕在帝廷陟,降輦剿皇上。大魯令用,繛保我家。朕立害身阤阤,降余多福憲粮,宇慕遠猷害,其萬年鼎實,朕多御用華壽,匃永令畯在立,作疐在下。惟王十又二祀。 经过一丝不苟的逐字甄别释译,字斟句酌的重新句断,终于捋清害夫胡簋之意。特别是勘误笔画清晰无误的“大鲁令用”四字后激动不已,终于发现解谜胡簋疑团的文字密码。不管今译古释,估计小学生都能读懂“大鲁之令用簋”之意。胡簋出土于扶风县齐家村,再联想西周时期的周原宝鸡,和大鲁有关的齐家村的历史关联,只有被周武王封于鲁国曲阜,留朝执政的周公旦了。凭胡簋准确无误的“大鲁令用”四字铭文,完全可以将此记载“大鲁之令周公旦用簋”的害夫胡簋,重新鉴定命名为“大鲁令簋”。 要释疑胡簋之疑?有必要说说翻遍胡簋铭文,即没有发现胡字也没有看到周厉王的“厉”字和(害+夫)、(将+鼎)等字?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67cfd4e1737adab43dd01b4bbbd6b36b/c20012fbfbedab649c992a09b236afc378311e1b.jpg?tbpicau=2023-10-15-05_0a35fc02338f9cc4bdd5455008bdf29d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919642a9039b6004dce0fbfd9523526/fe2d2b0e0cf3d7ca971c58bfb71fbe096a63a925.jpg?tbpicau=2023-10-15-05_54e32f84a369e437fb2ee1ad0ad51314
对比参看“胡”和“厉”、“害”字的甲骨文金文篆书传抄古字的汉字演变中,胡字和厉字根本没有与(害+夫)笔画相近相符的字例,演变的汉字字例证明《胡簋》铭文中的字绝对不是胡字和厉字无疑。 关于文和字,许慎的《说文解字》将的很明白: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仓颉开始造文字时,大概是按照万物的形状临摹,所以这种图画似的符号叫做"文",这以后,那形与形,形与声结合的符号便叫"字"。"文",就是描绘事物本来的形状,"字"的含义是说滋生,繁衍。 从(害+夫)字结构分析,(害+夫)是个与(目+害)、(口+害)(牛+害)(车+害)等抒情表意的组合文字。害:伤也。段注:人部曰:伤,创也。刀部曰:创,伤也。诗书多假害为曷,故《周南》毛传曰:害、何也。俗本改为曷,何也,非是。今人分别害去,曷入。古无去入之分也。如瞎xiā〈形〉从目,害声。本义:一目失明)目害为瞎。嗐,是大开口。牛加害的犗jiè字,是阄割过的牛。 夫: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害夫组合,有顶天立地之夫罹病患疾之害意。 反复查阅研究胡簋铭文的(害+夫),发现(害+夫)这个字是汉字典籍中暂未收录完整字例的一个字。研究害的传抄古字中,右部有大下面有一撇,与夫字相符的笔画结构,研究认为《胡簋》铭文中(害+夫)是害的传抄古字,是与(将+鼎)是大鼎巨鼎之意还是鼎字一样,当是害字和鼎字不同写法的异体字。 之外胡簋铭文中还有将孙、既、輦、剿、繛、華等字译错的问题。 孙字,在春秋演变中有上小下子的金文写法,多被考古专家译为小子了。 盩:《诗传》诸盩,太王古公父名。中国周先公名。《前汉·地理志》右扶风有盩厔县,今属陕西西安府。 剌 là 基本字义违背常情、事理:乖~。~谬。~戾。 黹zhǐ《说文》箴缕所紩衣。《周礼·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则希冕。 阤zhì动 崩塌、毁坏。《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宗庙崩阤,国家为虚。 繛、绰 chuò 宽裕,缓:宽~。 囗wéi古同“围”。(囗+剿)字有围剿之意。 疐(zhì)意思是绊倒;停滞;阻碍。《说文》碍不行也。人欲去而止之也。 既士:《五种遗规》「如子言是。直謂天下無士可也。既士矣。將自責之不暇。 而又奚暇計人之賢否哉。且今之士。大水衝壞了堤責【藏書五種】“既士”有天下大才之意。遗憾考古专家多将《胡簋》中的“既士”错译为“飫士義士”了。据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的历史发生在西周早期,周武王灭商后不久患病,令周公旦摄政辅助幼王等历史记载,研究《胡簋》铭文中(害+夫)的害字有身字之后,认为此害指周武王患病之意。厘清了《胡簋》铭文中关键的文字、捋清了铭文的人物关系,再来解读《胡簋》就很通顺容易了。 2023卧马先生解读《胡簋》大意是:灭商之后的周武王罹患重病,太子尚幼,后继乏人,整天为大周江山社稷之安危堪忧。周武王对宗室及身边的王公大臣们说:大周江山有我周武王,未来接嗣王位的就只有文王之孙我的幼子姬诵了,我周武王自知患病之重,生死亡康在晝夜之间,江山社稷危机四伏危在旦夕。要想坙雝继承好先王的大周江山,需要用德配皇天的贤良之士,才能如笙之簧织黹朕心中的忧患,才能不至于使大周江山墜亡于觊觎王位四方肆起的谋反和叛乱? 本王献以朝中既士良臣的胞弟周公旦摄政辅助幼王之计,国民闻之均称本王慧眼任能如见大周之祖先王诸盩。因为本王身患重病之害,宗室作巨鼎彝寶簋,用以祈康祷惠于朕,祈祷皇天、文考,罪于乖違剌祖之人。考其朝中各位从前辅助文王之人,惟其四弟周公旦为救文王出羑里,多次随本王瀕出于商都帝廷,亲自降驾车輦剿灭商帝纣王。朕赐封周公旦大魯之令用簋,以其弟周公旦之才能,保我大周家国江山绰绰有余。朕继位周王以来,身患重病疾害之躯阤阤日危,祈求上天降余多福憲粮,天宇之大慕遠宏猷无害,铸其萬年之鼎實,乃朕多御用于華壽,祈求上天永令畯才护佑大周江山之位,作此簋以祈祷上天能阻限朕病,早日康愈,永在不下。惟在周武王十二年祀天地神灵。 按照破译勘误出的《胡簋》铭文,自然顺畅的解读后激动震惊之余愤怒无语?人们常用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来形容古文字的考古研究,破译勘误发现没有胡字的《胡簋》一定不能叫胡簋?没有厉字《胡簋》绝对跟周厉王没关系?研究发现出土45年的123字《胡簋》考古专家们居然将三分之一的文字释错?试想陕西省宝鸡青铜博物院的考古专家们如此错字连篇的考古,如何能够准确的考古鉴定正确的解读三千年前的《胡簋》之意?如何能够正确的断代《胡簋》到底是西周早期之器还是西周晚期之器---??? 把出土四十五年的《胡簋》考成这样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教训惨痛值得中国的考古专家们深思---??? 2023年3月11日卧马先生于中国 老河口
《陕西日报》簋中之王——胡簋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10-13 13:13 编辑《陕西日报》簋中之王——胡簋发布日期:2022年02月10日http://imgs.dzmhw.cn/forum/202310/13/114342iuatjjau.jpg/7 《陕西日报》簋中之王——胡簋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202/10/content_776252.html https://esb.sxdaily.com.cn/pc/pic/202202/10/c267ecac-f955-45a1-8f6e-dfc0f4653d09.jpg.1胡簋(资料照片)。https://esb.sxdaily.com.cn/pc/pic/202202/10/f4000e16-5bc8-45b4-971f-311e3aade346.jpg.1胡簋铭文拓片。 本报记者 师念翻拍https://esb.sxdaily.com.cn/pc/pic/202202/10/eb624a32-dad7-4b5b-83e6-98efeefd31c0.jpg.1
游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收藏的胡簋前驻足欣赏。 本报记者 师念摄https://esb.sxdaily.com.cn/pc/pic/202202/10/5772856b-35fc-49fd-a417-495db3b54f9a.jpg.1
胡簋的双耳呈象首形。 本报记者 师念摄 出生时间:西周户籍登记时间:1978年现住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2021年12月25日,《国家宝藏·展演季》最后一期播出,来自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何尊精彩亮相。宝鸡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青铜器,它们不仅器形庄重典雅,而且铭文清晰、篇幅较长,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中,和何尊一样,禁止出境展览的还有胡簋。胡簋是目前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青铜簋,形体庞大、浑厚典雅,被誉为簋中之王,因其是西周第十代国君周厉王姬胡为祭祀先祖、祈神降福而作,亦被称为王簋。壹 胡簋的发现 1978年5月,灿烂的阳光带来融融暖意。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村民在挖水塘时,推土机碾压到一个坚硬的物件。发觉异样后,村民们好奇地围过去,发现了一些青铜碎片。 村民们又激动又惊喜,立即通知了相关部门。很快,文物专家赶到现场进行发掘勘探。一件在地下沉睡了2800多年的青铜宝物终被唤醒。清理、拼对、修复,一件青铜簋展现在世人面前。它通高59厘米,口径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量达60公斤,是存世的商周青铜簋中最大的一件,是名副其实的簋中之王。 簋是古人用于盛放煮熟的饭食的器皿,也是一种礼器,是我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的青铜器具之一。按照周礼,青铜簋通常在祭祀与宴飨时与鼎配合使用,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 这件无意中被发现的青铜簋,不但重量大,而且外形独特。它的双耳呈象首形,与器身的直棱纹相呼应,于简洁中透出大方,在神秘中露出狰狞。同时,簋体下方有正方形方座,加强了器物的稳重感。圆形的簋身与方形的底座相连,整体造型上圆下方,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思想观念。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讲解员史琳介绍,这件青铜簋的腹底有铭文12行124字,是周厉王祭祀先祖、祈神降福的祭文。在记载周厉王祭祀祖先的祝词的同时,铭文还明确了铸器的时间为周厉王十二年。 在礼乐文明昌盛的西周,制作有铭铜器是一种时尚。然而,在目前发现的有铭铜器中,属于周天子所作的王朝重器却屈指可数。胡簋为人们认识真实的周厉王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十分珍贵。贰 胡簋的艺术价值 从造型和纹饰上看,胡簋器型厚重,鼓腹,浅圈足略向外撇,下接方座,颈、足饰有当时流行的窃曲纹。 《吕氏春秋》中有言:“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著名文史学者郭沫若将窃曲纹解释为一种模拟榉柳的花纹,他认为不少铜器的前身系木制品,因而保留了类似木材纹理的装饰性花纹。此后,学者田自秉对此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窃曲纹是一种适应装饰部位的要求而变形的动物纹样,是对动物纹的简化和抽象化处理。 胡簋的底座四面饰有饕餮纹,纹饰质朴规整,但相较于窃曲纹,此类规整的纹饰在西周中晚期已退居次要地位。总体而言,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纹饰打破了商代以来一直以直线为主要纹样的特点,也打破了青铜器纹饰对称、规整的格式,一般为S形,最终形成了直中有圆、圆中有方的特点。这些特点在胡簋的纹饰中都有所体现。 学者徐瑶认为,胡簋的纹饰还运用了二方连续纹样,通过连续、反复的图案,使人产生一种秩序感。这种通过青铜器来体现的秩序感,正是对等级森严、礼教繁多的西周的生动反映。 同时,胡簋上的纹饰也反映出古代图案艺术的形式美,体现出一种质朴的风格。这种风格同秩序感一样,共同表现了周人的礼教观念和等级制度。 胡簋腹底的铭文,其字体是对西周中期金文风格的延续和发展。该铭文有力地佐证了西周时期金文具有笔画圆润、结构和谐、字形多呈纵势等特征。 胡簋艺术风格质朴洗练、疏朗畅达,富于韵律感和节奏美,确为一件精美、珍贵的艺术作品。其腹底所铸铭文更为我们今天研究西周历史、祭祀礼仪、文字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佐证。 西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灿烂的一章,充分体现了先民卓越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经济、政治、社会、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依据,是中华民族遥远的记忆和永恒的骄傲。叁 透过胡簋看厉王 那么,胡簋所展现出来的周厉王是什么样呢? 铭文讲述了周厉王如何尊崇祖先、勤于政事,为大众重新认识周厉王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在铸造胡簋后的次年,即周厉王十三年,他发动了对淮夷的战争。这一次战争,周厉王亲征并大获全胜。 随之,在王朝都城里,对周厉王不满的流言四起,这引起了周厉王的警觉。为了“止谤”,周厉王起用一个出身于卫国的巫师,让他监视都城的人民,以压制反对自己的力量。在王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周厉王死后,西周迎来了周宣王的统治。周王朝的臣民们不会知道,这将是他们最后的“黄金时代”。
2023卧马先生勘误[害夫]胡簋铭译文:王曰:有余惟孙,余亡康晝夜。坙雝先王,用配皇天。簧黹朕心,墜于四方肆。余以既士獻,民爯盩先王。宗室害作鼎彝寶簋,用康惠朕。皇文剌祖,考其各歬文人,其瀕在帝廷陟,降輦剿皇上。大魯令用,繛保我家。朕立害身阤阤,降余多福憲粮,宇慕遠猷害,其萬年鼎實,朕多御用華壽,匃永令畯在立,作疐在下。惟王十又二祀。
2023卧马先生破译勘误[害夫]胡簋铭文译文解读 图文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 于 2023-10-13 13:21 编辑2023卧马先生破译勘误[害夫]胡簋铭文译文解读 图文
卧马先生··李敦彦
2023卧马先生勘误[害夫]胡簋铭译文:王曰:有余惟孙,余亡康晝夜。坙雝先王,用配皇天。簧黹朕心,墜于四方肆。余以既士獻,民爯盩先王。宗室害作鼎彝寶簋,用康惠朕。皇文剌祖,考其各歬文人,其瀕在帝廷陟,降輦剿皇上。大魯令用,繛保我家。朕立害身阤阤,降余多福憲粮,宇慕遠猷害,其萬年鼎實,朕多御用華壽,匃永令畯在立,作疐在下。惟王十又二祀。
2023卧马先生解读《胡簋》大意:灭商之后的周武王罹患重病,太子尚幼,后继乏人,整天为大周江山社稷之安危堪忧。周武王对宗室及身边的王公大臣们说:大周江山有我周武王,未来接嗣王位的就只有文王之孙我的幼子姬诵了,我周武王自知患病之重,生死亡康在晝夜之间,江山社稷危机四伏危在旦夕。要想坙雝继承好先王的大周江山,需要用德配皇天的贤良之士,才能如笙之簧织黹朕心中的忧患,才能不至于使大周江山墜亡于觊觎王位四方肆起的谋反和叛乱? 本王献以朝中既士良臣的胞弟周公旦摄政辅助幼王之计,国民闻之均称本王慧眼任能如见大周之祖先王诸盩。因为本王身患重病之害,宗室作巨鼎彝寶簋,用以祈康祷惠于朕,祈祷皇天、文考,罪于乖違剌祖之人。考其朝中各位从前辅助文王之人,惟其四弟周公旦为救文王出羑里,多次随本王瀕出于商都帝廷,亲自降驾车輦剿灭商帝纣王。朕赐封周公旦大魯之令用簋,以其弟周公旦之才能,保我大周家国江山绰绰有余。朕继位周王以来,身患重病疾害之躯阤阤日危,祈求上天降余多福憲粮,天宇之大慕遠宏猷无害,铸其萬年之鼎實,乃朕多御用于華壽,祈求上天永令畯才护佑大周江山之位,作此簋以祈祷上天能阻限朕病,早日康愈,永在不下。惟在周武王十二年祀天地神灵。
2022 多年勘误《天亡簋》终于解开天亡之谜 发现周武王祀天的弦外之音 图
本帖最后由 卧马先生1 于 2024-8-26 18:19 编辑2022 多年勘误《天亡簋》终于解开天亡之谜 发现周武王祀天的弦外之音 图
卧马先生·李敦彦
近年来在系统研究陕西省宝鸡市出土的周原文化青铜窖藏,收获颇丰。在破解《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大克鼎》《献簋》《琱生尊》《何尊》系列《逨鼎、逨盘、逨鬲、逨钟》系列《颂鼎、颂簋、史颂鼎》等众多国宝重器时,基本是一路顺风,要说遇到最难啃的骨头,就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天亡簋》了?
国家博物馆 保管 藏品 《天亡簋》简介 截图
国家博物馆官网介绍的《天亡簋》:旧称“大丰簋”“朕簋”,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郿县,后屡经辗转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器侈口,四兽首耳,下垂方珥,鼓腹较深,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腹与圈足饰蜗体兽纹,是西周初年的典型器物。器内底铸铭文8行78字,记述天亡助武王祭祀,武王赏赐天亡之事。
这种四耳方座青铜簋,是西周初期独有的样式,簋身和方座装饰两两相对的夔纹,夔体卷曲,状如蜗牛,这种体态的夔纹也是周初的特征。天亡簋内底有78字铭文,记述周武王灭商后在“天室”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周文王,并取代商王的地位来祭祀天上神帝。作器者天亡襄助武王举行仪式,祭祀典礼之后,武王举行盛大的宴享,天亡受赏赐,铸造这件簋来铭记荣宠。
《国宝档案》20110725 西周天亡簋央视网2011年07月25日 https://tv.cctv.com/2011/07/25/VIDE1355504981197501.shtml
《国宝档案》将《天亡簋》解读为周武王伐周灭商后周朝举行的开国大典?
关于天亡名字的解读,《国宝档案》说作器者之所以叫“天亡”这个名字?其实意味深长,它暗含的意思是周灭商是天意,在当时,天要亡商是周国人的共识。此说咋一听似乎在理儿?其实难自圆其说?很难说清楚这个“天亡”,是姓天,名亡?还是复姓“天亡”或“天亡”之官?
国宝档案《天亡簋》铭文译文为:乙亥王有大丰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右王衣祀于王丕显考文王事喜上帝文王监在上丕显王作相丕肆王作唐丕克下上衣王祀丁丑王飨大房天降亡得爵复觵唯朕有庆敏扬王休于尊享。
我反复审看国家博物馆官网关于《天亡簋》的介绍和国宝档案《天亡簋》铭文的译文,难以读通,也终未解其意?可别小看了仅有78字铭文的《天亡簋》?几年前我就认真研究过,多年研究认为,想要解开《天亡簋》之谜,必须在“天亡”二字之外寻找答案?
研究发现国家博物馆关于《天亡簋》的译文,多有一字多译等明显错误。近日破译《裘卫四器》后,再次找到高清的《天亡簋》铭文图片和拓片,逐字逐句一笔一画一丝不苟的认真研究了叫我头疼多年的《天亡簋》,终于破译勘误出《天亡簋》铭文中最关键的舝、唐、卿、則、壹、暨等字。逐字查核每字各意,终于厘清《天亡簋》铭文“降亡”之降的“降”字降落降服之外的“降幅”之意?详细了解《周礼》祀祝蔑贞祭祀之道,终于解开《天亡簋》周武王祀天的弦外之音?
研究发现国家博物馆考古专家们为解读《天亡簋》之意煞费苦心?将区区77字铭文的《天亡簋》译为78字,更有意思的是使用四次的同一个“又”字,考古专家们居然译释出了“有、又、右、佑、丑”五字译解很是滑稽可笑?发现礼、佑、殷、事、傣、肆、赓、乞、迄、丑、飨、觵、敏、尊、簋等字的译解,及国宝档案《天亡簋》译文的:有、右、事、监、相、肆、下、上、丑、飨、房、觵、有、庆、敏、尊、享等,很多译文文字与《天亡簋》铭文的字迹笔画完全不符?研究发现《天亡簋》最基本的文字辨识研究存在的问题很多?
试想:考古专家连《天亡簋》最基本的铭文字数文字都没有厘清隶定?考古专家们又如何能正确的解读《天亡簋》之意呢?
所以,关于《天亡簋》的“天亡”是祭祀大典的助祭大臣?是天亡“襄助武王举行祭天仪式”之说于名于理都难以说通外?我是绝对不相信西周王朝的助祭大臣会叫“天亡”的?在西周灭商时期,真正敢说天亡商纣者是周武王?即轮不到什么叫“天亡”的人来说叫天亡商纣?周礼祀祝有大祝小祝工祝等专职,研究认为西周时期,不可能有什么叫“天亡”的人职?
特别是在勘误发现《天亡簋》铭文中一直被考古专家译释为“丁丑王飨”句为“丁又王卿”后,终于联想到西周元勋贵为王卿,有功于周文王、周武王的周文王四子周公旦,终于捋清“丁又王卿”的王卿是丁子姬旦,对号入座的周公旦其人其意和铭文记载周武王祭天之事的原委和初衷?
特别是《天亡簋》铭文之后的“則爵復壹”四字的准确破译,与周公旦摄政当王,而周公只是代王执政为爵一时,及幼王姬诵长大当政之后,大周王权复又归壹。言简意赅,精辟准确,令人叹服。
终于解开《天亡簋》之天亡,既不是不是叫天亡,也不是天意亡商?天亡之天为天地之天,亡为先祖亡灵之亡的“天亡”之意。捋清乙亥祀天之举,实为周武王灭商之后,因罹患重病恐不久人世,忧子尚幼,难当国朝大任,计划托福其弟周公旦,又恐生变故。周武王为了大周江山稳固,拖着病躯再次与王子王弟三衣到豊京宗庙,以祭天祭祖为名,行对天发誓授命王弟周公旦辅王摄政之实的一次攸关西周社稷国祚命运安危的祭誓大典。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数年之思,细致入微之全面核察终有所获。再次印证细节决定成败不虚?终于解开困扰我多年数年未解的《天亡簋》之“天亡”大谜。 勘误《天亡簋》终于解开天亡之谜发现周武王祀天的弦外之音图
2022年 9月1日卧马先生勘误《天亡簋》译文:乙亥,王又大豊。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降天、亡、又王,衣祀于王,丕顕考文王。吏喜上帝,文王德在上,丕顕王作省,丕舝王作唐,丕克二衣王,祀,丁又王卿大宜王,降亡,則爵復壹。惟朕又蔑,每揚王休,于暨。 2022卧马先生勘误《天亡簋》大意为:周武王甲子年克商次年的乙丑年乙亥日,周武王再次来到宗周的豊京大庙。只有周武王、周公旦与尚幼的周成王姬诵凡三方在宗庙举行隆重的祀天仪式。三方共于宗庙大室虔诚祷告祈福于天、祈福于列祖列宗宗祖亡灵、又祈福于父王,同袍三衣,共祀于父王丕顕考周文王。宗庙祭吏大祝小祝敲响声闻于天的大鼓喜告上帝,祷告文王之德上天有知,丕顕父王之德祈天省父。丕顕文王功德作舝车唐鼓,武王今与最有担当的姬诵姬旦二衣共祀于天,父王之丁子、本王的四弟姬旦,又是王卿大宜于父王的大周江山社稷,祈求列祖列宗和父王在天有灵,降福于姬诵姬旦二衣,則大周之王爵復又归壹统。惟朕周武王为大周江山社稷传嗣稳固之事,再次祀天祭祖祭王占卜吉凶。每揚先祖各王休,即日正式授权于姬旦摄政当国,辅助幼王姬诵而暨。
对比参看壹字和丑字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字例。《天亡簋》铭文67字的整体壶形结构笔画,对比考古专家所译的“觵”字,除写法上有小细节出入外与壹字甲骨文金文有98%的相似度之外,与上文文意相符,当是“壹”字基本无疑。
另外对比考古专家所译《天亡簋》第56字铭文的“丑”字,演变铭文中明显缺少本意为鸟爪子的笔画,根本不符合“丑”的样字?不能因为其在“丁”字之后,就臆断妄为随心所欲的将其译为与铭文笔画不符的“丑”字了?
关于《天亡簋》的勘误文字,除个别青铜器铭文及拓片不清的字外,均有对应的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例证可对照勘误文字查核,因需列举的字例太多暂不一一列举。
出土文物上的简帛和青铜铭文文字,与后世史官的编撰的史志典籍的文字记载比起来,更具史料历史文献价值。所以关于《天亡簋》的这一最新研究发现意义非常重大,如果被古文字专家和文史考古专家认定,将填补西周早期关于周武王祀天命誓周公摄政的文物文字记载空白。
欢迎关注破译勘误《天亡簋》的相关研究,欢迎周文化考古研究专家和各位网友朋友们多多批评指导。
2022年9月1日于 湖北老河口卧马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