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冀”伏枥 志在农技——记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冀洪策
脸型瘦削,肤色黝黑,外观相貌比实际年龄显得苍老许多;虽然鼻梁上架了副眼镜,但当混在人堆中的时候,你依旧会把他看成一个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农民……然而实际上,他在顶着“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一大堆耀眼头衔的同时,还享受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就是市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冀洪策。11969年,冀洪策出生于赵集镇一个依傍湍河、宁静美丽的小村落——冀寨村。小时候,冀洪策家庭条件很差,爷奶父母姐妹一共九人,父亲劳力不行,地种不好,加上粮食产量又极低,挨饿就成了家常便饭的事。饿到什么程度呢?有件事情至今仍深深刻印在冀洪策的脑海里:六七岁时候,放学路上看到地里有霜杀的干红薯叶,他都捡起来放进嘴里嚼咽,聊以充饥。如果有人问少年时代的冀洪策:你的理想是什么?冀洪策的回答肯定会是:填饱肚子!高中时代,尽管已经包产到户,但家庭粮食短缺、经济拮据的境况仍未得到改善。学校食堂既收粮食,还要收加工费;冀洪策交不起加工费,就利用星期天时间,和同学们结伴去往学校附近的粮管所,帮着扛运装满麦粒的麻袋,每扛一袋可以挣到五分钱的劳务费,每扛一天劳务费可以累计到一元钱。正是这每周一元钱充作的粮食加工费,支撑着冀洪策完成了高中学业。在粮管所,每次看到金灿灿的麦粒,冀洪策就忍不住露出珍惜的表情。他知道这是农民用血汗气力换来、能够填饱肚子使人不再挨饿的宝贵东西,他对这种宝贵东西充满了感情。正是这种深厚感情,驱使着冀洪策在高考报名的第一志愿上填报了农业院校。大二时候,学校有个名叫黄光正的教授培育了百农3217小麦品种,据说在当地推广得很好。暑假前夕,冀洪策向黄光正讨要了二三十斤3217麦种,又专门记下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然后扛着麦种、揣着要点乘坐火车回到家里。当年秋播,父亲按照技术要点将麦种播进田中,种了一亩半的地。次年小麦收获,村里普通小麦的亩产多在100—300斤间,冀洪策家种的3217小麦亩产竟一下突破了400斤。消息轰动全村,村民纷纷前来取经问道,这让冀洪策的父亲觉得很是长脸。因为有了充裕的小麦,这年春节,母亲在蒸馍时再也没有兑杂面,而是蒸了纯麦面的白馍;白发苍苍的奶奶捧着白馍淌下了激动的泪水,而初次尝到“科技长入农业”甜头的冀洪策则一边开心地吃着蒸馍,一边在肚里暗自算账:一亩小麦产量是400斤,10亩小麦产量就是4000斤,要是全村、全乡、全县的地都种上这种品种的小麦呢……1991年,大学毕业的冀洪策一开始被分配到学校,但对土地、对粮食的情结却总在心里作祟。经过深思熟虑,冀洪策找到了组织人事部门;一番声情并茂地陈述后,终被重新调配到了市农技推广中心。2到农技推广中心上班的第一周,冀洪策便被派至文渠乡(现为文渠镇)搞旱改水水稻种植技术指导;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当年文渠的水稻亩产量就突破了600斤大关。这让初出茅庐的冀洪策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坚定了他将农技推广这条道路走下去的决心。1993到1997年间,为了建好小麦棉花套种示范点,冀洪策集中在刘集、构林、龙堰几个乡镇驻村。在构林镇河上村驻村期间,为了摸清棉铃虫的孵化规律,冀洪策每天早晨9点、晚间9点都要赶到观察点观察两次。观察点距离村部一里来地,冀洪策每天骑自行车来回奔波着。有一天晚上,冀洪策观察完毕返回时天已大黑,不小心连人带车栽进了路旁沟里,仅穿短袖的他被荆棘刺条扎得浑身是血;村民得知情况后,赶紧用手扶拖拉机套上架子车将他送至构林卫生院。在卫生院包扎输液后的第二天早晨,为了不错过观察时间,冀洪策从卫生院借辆自行车,又跑到了观察点上。河上村村部条件很差,大热天的连个电扇都没有,蚊子更是叮人叮得厉害;加上整日忙于工作东奔西跑,饮食又跟不上,冀洪策驻村两个多月,体重便由150斤降到了129斤。从棉花播种到收获,不管是再大的风再大的雨,冀洪策每天都要定打不饶地往返观察两次;两年后,他终于摸清楚了棉铃虫的孵化规律,参与撰写出版了《河南昆虫志•鳞翅目:蝶类》一书。知情者说: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是冀洪策的汗水和心血“孵化”出来的!冀洪策介入小麦育种是在1998年后。邓州是小麦条锈病的重发区,很多外地引进的优良品种在这方面适应性不强,产量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冀洪策决心培育出抗病耐热、适宜本地种植的当家品种。培育一个作物品种,即便年年都成功,即便每个环节都不出错,一般也需10至13年的时间。冀洪策在小麦育种这个领域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其中经受的艰难困苦真是一言难尽。普通小麦可以采用耧播,而培育小麦却一般需人工跪地,一颗籽粒一颗籽粒地摆进土中;仅此一项,每亩育种小麦播种便需数十个劳力忙碌数天时间。一块育种小麦播种下来,冀洪策和他的同事们都是累得筋疲力尽、腰酸背痛,几乎连路都不会走了。育种小麦生长期间,需要观察记录各种数据。凌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是一天里最宜观察的三个时段;观察时间也就那么二十几天,一旦错过就会失去成功机会。冀洪策一天三次顶烈日冒酷暑守在田里,一丝不苟地观察测量着,有时候带的饮用水喝完了,嗓子渴得直冒烟,那真是看到沟里的脏水都恨不得趴下去喝个够;又有时候累到实在不能忍受了,就躺在田边草地上,哪怕太阳火辣辣地照着,也感觉舒服得不能再舒服了……在育种小麦从播种到扬花再到成熟的关键环节,冀洪策每天的工作量都超过了17个小时。有一年的麦收前夕,为搞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鉴定,冀洪策和同事景艳丽等人连续守在田里一星期,早晨5点赶到地头,晚上9点摸黑回家,中午就在田里吃泡面。连续数日超强体力的劳累,再加上近五十度的酷暑蒸烤,最后两个人昏晕倒地……在一次农技观摩会上,由于天气炎热,之前又拉过肚子,冀洪策站在太阳地下,两颊淌着冷汗,身体摇摇欲倒,但他咬牙坚守悉心讲解,直至会议结束……在一次农技培训会上,由于过度劳累,冀洪策讲课时连人带椅歪倒在地;被紧急送进医院后,妻子在前门办入院手续,他从后门坐车返往培训现场……3从1991到1999年间,不管是搞农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活动,还是搞促农民增收、小康建设活动,冀洪策都积极参与,每次下乡进村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全市32个乡镇办(现为28个),冀洪策直接指导过的占一半以上,全市578个行政村(现为608个),冀洪策蹲点指导过的超400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冀洪策的全力推动下,我市农村开始全面推广平衡施肥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粮食作物播种上推广窄行匀播模式。该模式很快便成为全省粮食生产的三大模式之一,获得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累计推广3000多万亩,增产粮食10亿斤,全省有“南学邓州,北学滑县”之誉;全国70个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共建县,邓州名列其一,同时又跻身全国18个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行列。三十多年来,冀洪策和他的同事们共培育认定了21个小麦品种,其中两个通过国家审定;这些都是接地气、稳产量、能打持久战的当家品种,我市小麦亩产量也由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300斤左右,增产至目前的900来斤。三十多年来,冀洪策和他的同事们探索推广了机械深耕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小麦扬花后期防灾减损技术,探索推广了小麦、玉米、花生、芝麻和油菜、红薯、高粱的绿色高产高效技术,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5%以上。三十多年来,冀洪策和他的同事们承担了省粮食增产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国家小麦玉米花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大大小小的项目300多个,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邓州、河南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产量水平和效益水平。三十多年来,冀洪策和他的同事们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出版著作4本,专利突破20项,地方标准突破10项。农技推广中心被评为省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省十佳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成为农业部测土施肥标准化验室、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省杂粮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单位。冀洪策本人也先后20多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先进个人。三十多年来,当年意气风发的小冀变成了如今沉稳持重的老冀,当年普通的农技推广员也成长为如今的农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和奖章,但冀洪策并未就此满足止步,而是孜孜不倦,继续潜心于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目前,在邓州这片大地上,冀洪策正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如下工作:建好14个小麦、玉米连作示范方,14个红薯、高粱、玉米、谷子、花生、中药材示范方;培育好花生、中药材、水产、红薯、杂粮5个产业集群和一个生猪产业园,力争在“十四五”末达到130亿元的产业产值规模;改良121万亩沙姜黑土,确保改良后的耕地最低提高一个产能等级,夏秋两季每亩最少增产200斤,全市总增产6亿斤,价值在10亿元左右;推进智慧农业中心建设,确保建成后的智慧农业耕地每亩提高1-1.5个产能等级,年均增产200斤增收350元,节本增效500元左右。……探索一种种植模式,推广一项技术创新,即便孜孜不倦地去做,短的也需三五年、十几年,长的则需几十年方能成功,很多科研人员甚至奉献出毕生精力也未必能收到成效。这是初到农技推广中心上班时候,一位前辈慎重告诫冀洪策的话。农技推广工作确实很苦,冀洪策亲眼看到很多人因为坚持不下去而中途做了逃兵;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他也曾眼泪长流也曾扼腕叹息。但哭过痛过、犹豫过徘徊过后,冀洪策又自我安慰说:自己年轻,一腔热血,不在农技推广工作中做出一番事业,不在全市全省树起一面旗帜,又怎能对得起脚下的这片热土,对得起学生时代的梦想,对得起当初由教育部门转行农技部门的初心呢?“老冀”伏枥,志在农技。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热诚期待着冀洪策在新的征程上,为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国人饭碗端牢方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页:
[1]